查看原文
其他

策展人手记 | 打开边界的博物馆,以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实验性策展实践为例

弘博网 2023-10-0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博物院杂志 Author 许潇笑


引言:21世纪博物馆的变革

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塑造了不同的博物馆形态,每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都会引发人们对博物馆的重新探讨。21世纪的社会里,要实现“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社会价值,博物馆及其各种实践首先要关照并契合社会的发展,各种基于现实矛盾的辩证思考与实践对博物馆及其学科发展都具有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打开“边界”成为各个学科“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21世纪的博物馆应对挑战与变革的有效途径。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以下简称工美馆)自2018年开始发起“博物馆@当代艺术”实验性策展项目,将当代艺术作品及其文化诠释引入博物馆的展览语境,在物质的并置展示、叙事的编辑整合中,通过策展将两者不同的文化资源、展示媒介与价值诠释体系相互关联,从而发起不同学科与文化领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本文以“博物馆@当代艺术”项目中的两个展览为例,作为观察的切入点,展开博物馆如何回应社会变化与挑战的讨论,同时,希望通过对具体实践经验的剖析能让这种讨论变得更加集中与有效。


实践中摸索:“博物馆@当代艺术”


“工艺美术”是一个承前启后、囊括各种物品的门类及概念,杭州作为一个可延展、可比较的地域,可以在保有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很好地进行发散。传统博物馆的基本模式与边界在这样一个相对“边缘化”的环境与状态中更易于被改变与打开。工美馆原创特展体系中的跨界系列展旨在尝试新的展示对象、叙事手法与展陈媒介,通过展览个案的实践,将博物馆传统专业范畴如考古学、历史学之外的学科、媒介以及文化资源引入,从而拓展博物馆文化外延的同时,实现博物馆与社会现实的有效互动。与当代艺术策展机构的跨界合作就是在这样一个具体背景下得以成形的。


第一次尝试
“女神的装备:博物馆@当代艺术”


2018年9月7日至12月8日,由工美馆发起并与一位艺术独立策展人联合策展的“女神的装备:博物馆@当代艺术(以下简称“女神的装备”)”组织了11家文博单位120件(组)文物藏品与21位艺术家的71件(组)当代艺术作品,在展览中以穿插、并置的方式进行展示。22个关键词组合成10个概念节点,串联成展览的叙事结构与参观展线(图1),采用了没有因果逻辑、时间关系的“散点式”的策展策略,以碎片化与发散的方式,强调每一件展品自身作为个体的完整性,以及在完全不同时间面向中,“文物”与“作品”在文化上的对应关系。这种策展逻辑与设定一方面尝试呼应当下互联网知识结构的碎片化、去中心化及多维度,扩展展示对象诠释空间,同时也尝试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观众在观展过程中的主体性思考与自由;另一方面,“女性问题”作为展览主题,呼应了当时国际社会的“Me Too”反性侵运动,让博物馆策展更加贴近社会现实。


图1 “女神的装备”叙事逻辑图


“女神的装备”是博物馆第一次尝试与当代艺术策展机构联合策展,第一次真正实现了两者有机且连续的深度对话。整个叙事与展示脉络的构建都是在两个领域相关主题的文化背景与知识结构、文物与当代艺术作品的组织调研中不断讨论与磨合中生成的,到最后展览中呈现的并置与交织,都是博物馆与当代艺术机构通过策展这一行为或事件,在内容生产和空间呈现的过程中的“对话”。作为一次实验性很强的策展实践,展览得到的反馈和人们对大多数新事物的反应一样,“诧异”也“疑惑”:无论是博物馆专业人员还是普通观众,都认为展览“刷新”了观众对博物馆的认知,一种全新的叙事场景让所有人觉得新奇而有趣,同时也有很多“疑惑”,脱离了常规展线、知识传授的策展逻辑让人有一种“不适应”的疑惑。这让我们更加明确地意识到必须以系列展的模式来延续“博物馆@当代艺术”这一跨界品牌,这一方面在于保证跨界对话的持续,循序渐进地加深对话的深度,扩大双方互相认知与了解的范围,同时扩大这一品牌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两者的跨界代表着未来的一种方向与趋势,它有着太多的可能性,更大的活力,有待于在每一个“下一次”里被更多地激发出来。


第二次探索
“永远有多远:博物馆@当代艺术跨界系列项目Ⅱ”


“永远有多远:博物馆@当代艺术跨界系列项目Ⅱ(以下简称“永远有多远”)”于2020年9月12日至12月13日在工美馆举办(图2)。作为“博物馆@当代艺术”的又一次尝试,展览的选题主要受到了当代艺术讨论语境的影响,即在以生物艺术为代表的艺术创作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探讨与反思人类的生命观。宏大选题背后的支撑来自于博物馆与当代艺术机构以展览为核心载体的特殊的跨界方式:文物藏品与当代艺术作品以物的形式提供了具象、可追溯的论述基础,两者的并置与对比,营造了一个反思性、发散性的讨论语境。我们希望通过历史中人类对生和死的理解与想象,对现在与未来这对永恒关系进行辩证的反思,让过去与未来之间意想不到的相似之处得以显现,以此触及或启发对深层文化价值观的讨论。这个话题的反思性、可及性、延展性都比较强,是一个“不可言说”又“不得不说”的话题。它关照到每一个人,引起的共鸣具有很强的主体性,而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关系,展览被赋予了更多可以叠加的个体和社会经验。


图2 “永远有多远”展厅实景


展览中历史藏品的学术梳理主要以文献、藏品与相关主题展览的调研为主。一方面,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墓葬考古及相关遗存物与展览主题具有最为直接的关联,它们都是人们在对“生死观”进行表达、想象的实践中被创造出来的“物”。这些物的“遗迹”显示了古人永生的愿望,为今人提供了一个重新思考生命价值的坐标。然而在以往的历史研究与阐释实践中,尤其表现在博物馆同主题类型的展览中,它们更多地是作为对古代物质文化或是地域文明的颂扬被表现,“生死”的原生文化涵义往往被剥离。这也成为“永远有多远”跨界展中历史部分策划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希望将文物藏品原生态的文化语境尽量完整地纳入展览的叙事表达中。另一方面,从当下的维度来看,近些年来,由于科技的进步、各种AI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让学者们开始将目光投向人及生命新伦理的讨论。当代艺术创作者及其作品主要运用了人类学、社会学、伦理学及生物学等诸学科的方法来建构人的生命观。他们从这些角度切入,以新的跨学科的方法来解构人本体、时间和空间——生物学和科学对人本体的讨论居多,艺术家则随之注入伦理和社会学的思考,提出观念创作;虚拟世界和大数据算法等则改变了固有时空观对人类边界的定义;艺术家们运用新技术手段也将自己的思考注入“永生”话题,艺术成为人类固守“人”性的最后一道防线。


当通过策展,把历史与当下并置在一个空间中时,展览构建了四个文物与艺术作品在统一中对应的内容版块,将“如何实现‘永生’”作为探讨的出发点,通过四种模式的构建剥开这个概念之下所隐藏的人类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认知。


1模式A — 现世:一种“ 精神诉求” 的实现。“ 世俗寄托与祈求”∞“信仰书写与追求”——现世对“永在”精神化、符号化、象征化地追崇;2

模式A — A - :一种“ 延续并行”的实现。“地下王国”∞“虚拟世界”——一个不受现世空间与日常世界法则所束缚的、被“扭曲”的虚构空间,“死亡”或是“肉体的消亡”作为一个过渡状态,是有限的“生命体”得以转化到那个虚构空间的途径与方式,并在那里获得“永恒”;

3模式A—B:一种“非人状态”的实现。“ 飞升上天” ∞ “ 异体替代”——相信“灵魂”或“意志”是不灭的,可以通过转化、转移,传输给某种高于人本身的外在与他者,从而可以脱离“此在”的状态,实现“永生”;4模式A — A + :一种“ 主体进化” 的实现。“ 修炼成仙”∞“物种进化”——相信人在主体自治下,通过对身体进行物质性的再加工,可以延续有限,获得“永生”。


这个叙事框架决定了整个展览中历史与艺术跨界对话的脉络。“永远有多远”采取了类似于小说情节叙事的方式,以一首现代诗串联展览内容与参观展线。从策展的角度上,在这个虚构的文本中,通过策展形成的新“故事链”里,每一件文物和艺术作品都将在这个故事的讲述中完成意义的解放;从观展的角度上,教化与知识权威式的单元说明被幻想式、诗意的文字取代,它是切换观展模式的“开关”、是一个更加兼容的展览“接入口”,让观众从被动转向主动、博物馆与观众之间从单向输入转向双向构建、观众从被教化的对象转向体验与想象的主体。


展览组织了11家博物馆及考古机构70余件文物藏品与22位(组)艺术家25件(组)作品在两个展厅中展示。“展演性”是整个空间的视觉定位,文物与艺术品在空间中不是简单的罗列摆放,而是希望通过不同手段在空间关系上实现视觉体验的叙事性与流动性。四个叙事版块分别根据内容设定各自的“展示定位”及非具象的“舞台场景”,作为对应展品挑选组合、展陈呈现以及展品个体展示的基准线,如“精神诉求”的“符号化”与“藏宝阁”,“延续并行”的“场景化”与“微缩/虚拟景观”,“非人状态”的“叙事性”与各种动态媒体与照明的应用,“主体进化”的“身体物质性”与“实验室”“档案馆”等空间意向。色彩、肌理、体量、位置、影像,通过不同展品以及展品与空间之间的视觉要素及其关系的组合运用,“蒙太奇”的手法被移用在展陈中,让不同空间形成各自的精神气场,随着空间的转换、气场的变化,展览的叙事由此推进并得到“展演”(图3)。


图3 “永远有多远”叙事逻辑图


展览作为一种实践的文化,社会传播与影响是策展的一个有机部分而不是附属的配套。“永远有多远”的传播脱离“展览本位”的立场,即展览仅仅作为载体与情境,其所要探讨的话题不局限于实体展本身,而尝试在多渠道的不同媒介中被发起。7集展览宣传片是对7个不同身份的“素人”——医生、老师、军人、诗人、科学家、艺术家、考古学家的采访。纸质出版物、系列工作坊都将针对不同受众发起各种讨论。同时,疫情也让策展对实体展览及互联网展示有了进一步的反思,展览线上PLUS版也在考虑筹备中,一方面,将受限于展厅空间而未能在现场展示的文物藏品与艺术作品纳入线上版;另一方面,也考虑通过技术与网络用户实现更深层次的交互,例如帮助观众和参与者构建与生成个人专属的“永远有多远PLUS”小说版与展览版。


打开“边界”:实验的意义与价值


当代艺术是“自发的、在野的、各行其是的”,其“典型标志是新观念、新形态、新载体”,是一种极度个体化的文化表达,没有宏观感和共性,不具备典型性,自我大于共识,观念重于物质,面向未来,只有提问,没有答案。其强调“非物”形而上的文化身份认知与博物馆的核心资源及传统的知识生产结构截然相反,当代艺术机构及作品通过策展介入博物馆的实践语境,为博物馆的核心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反思维度:“历史与当下”“博物馆与公众”。


为历史赋予当代价值

博物馆收藏、保存文化遗产,通过整理与研究等学术梳理,在公共语境中以不同媒介诠释与表达人对世界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历史与当下发生某种联系,博物馆的社会价值得以体现。然而,在传统的博物馆实践模式中,以“传统”为核心表述的历史被塑造为一个“异世界”:恒定不变、遥远且无法到达。历史与当下的联系在这种表述中是僵硬、不连续的。当代艺术“非物”的观念性、面向未来的问题意识,既契合现代博物馆中“物的非中心化”观念趋势,也为博物馆语境中的历史诠释提供了一个更加鲜活的当代视角与价值维度,从而让博物馆作为一种实践文化的载体,实现“以思考者与实验者的姿态关照身边的现实、主动地融入周边的现实世界”。


释放观者的主体性

在互联网环境下,社会的全球化与平民性日益加深。一方面,现代社会中文化的多样性使得博物馆观众已不能再被简单抽象地认知为单一和均质化的群体;另一方面,基于这种不同的个体的主体性也越来越重要,“参与”“交互”“沉浸式体验”根本上都是对这种主体性参与的尊重。博物馆的展览“是以人的主观认识来重新选择和安排的‘客观世界’”,它“既不可能复制客观现实,也不可能是一种纯主观的叙事,它注定只能站在主观与客观世界之间”,联通现实与想象。


同时教育作为博物馆社会意义与价值构建的重要维度,传统展览中单向、线性的教育方式已经不再被广泛认可。这与信息传播指数级的增长及知识生产结构发散式与碎片化的巨大转变是密切相关的,“博物馆@当代艺术”的策展实践的意义正在于此。这一品牌下的两次策展采取的都是“建构性的展览叙事”:学习“必须由学习者个体亲自或是通过社交构建,建构性的展览叙事就一个主题提供各种不同诠释视角的观点,并鼓励参观者积极参与,表达他们在展览中的所见所感”。


然而,在实践中这种建构性的展览叙事往往会遭遇到“懂不懂”的难题。如果说观众看“不懂”博物馆里的文物是因为专业化造成的,那么,观众看“不懂”当代艺术作品更多是因为其极度的自我性与观念性造成的。然而,展览作为一种知识生产与文化传播媒介,在博物馆的语境中,就只能等同甚至隶属于“教育”之下吗?“不懂”就真的毫无价值或者说比“懂”的价值更少一些吗?在这个各种机构(博物馆、艺术场馆、商业机构等)都纷纷做展的“展览时代”,在各种社会资源和资本关系介入的“展览文化”里,为什么一定要做一道“懂还是不懂”的选择题?这其实是一个关于策展的价值观的问题,为什么在这里、这个展览中,选择这样的方式,做这样的展览,如此这般地处理展示与观看、物品与观众之间的关系,而“懂不懂”只是各种关系中的一种模式而已,只是在不同的展览中思考怎样去选择更加契合那个具体情境的关系。那么,在“博物馆@当代艺术”这一系列展览里,相较于“懂不懂”,其他两个“是否”的判断更加具有实践意义:“是否”因为专业身份而额外生成了表述层面上的“理解隔阂”,也就是展览文字不能充斥各种专业术语、概念而显得艰涩矫饰;“是否”给观众提供了充分且足够的进入特定展览语境的“切入点”,尤其是作为一种新的展览方式,需要给到一些可以让人觉得熟悉的、轻松进入话题的“接入口”,沉浸式、情境感、剧场化等都是从视觉感受上、交互体验上为观众提供可以刺激感受、激发主体性的尝试。


策展作为一种文化实践的方法论


策展是一种知识生产的实践,并有自己独特的媒介与模式。策展具有很强的社会协作性,是各种资源的整合与关系的博弈,纷繁复杂,充斥着各种不确定性与可能性。展览作为策展行为的外化状态,并不是策展的目的,过程中各种文化关系的构建才是策展的核心价值。在这个意义上,通过“跨界”的策展实践所生成的不仅仅是知识生产层面上的积极作用,更重要的在于多样且鲜活的文化关系的构建。


工美馆的策展实践,根据自身实际资源情况与发展条件,尝试将当代艺术的知识体系、方法论与文化资源引入博物馆的展示语境中,是跨界的一种具体做法与选择,并不一定适应于所有的博物馆。但是,打开自我边界,以一种开放的价值观面对复杂、多元且充满变化的当代与可见的未来,对于作为现代社会文化实践主体的博物馆而言,一定具有普遍的价值与意义。


本文改编自打开边界的博物馆——以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实验性策展实践为例,原文刊载于《博物院》2020年第4期(总第22期)。作者:许潇笑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博物院》2020年第4期目录








专题    博物馆陈列展示的理论与实践


博物馆展陈之道:专一、专业、专注——周士琦先生访谈录 / 张亚娜 李吉光


显与隐——文化展示的人类学与人类学的文化展示 / 王铭铭


产品、项目、事件——临时展览策划与实施的三个新视角 / 陈同乐


西方语境下博物馆curator的岗位职责及角色定位 / 果美侠


打开边界的博物馆——以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实验性策展实践为例 / 许潇笑


博物馆学术型书画展的情感诠释和表现 / 蓝武芳


陋俗文化展览初探 / 陆欣欣


理论研究


试论太原永祚寺东塔始建的社会背景 / 李庆玲


浙江金华万佛塔出土鎏金铜水月观音像研究——兼谈水月观音图像的演变 / 张萌


《宋故谏议方公墓志铭》新证 / 赵磊


山东沂南画像石墓墓主问题研究述评 / 郎咸东


博物馆实践


试论博物馆委外经营的业务分割——以我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的博物馆为例 / 丁一哲


再探博物馆学习支持系统的设计 / 许书静 李志河


馆校合作视域下博物馆课程资源开发的实现路径 / 赵菁


不列颠博物院三种虚拟博物馆形态及对我国博物馆的影响 / 王琪


用光场技术实现虚拟漫游展览——以上海博物馆为例 / 高玥珺


做好照明升级改造工程,让古建类博物馆更加亮丽——以北京文博交流馆为例 / 杨薇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环境空气腐蚀性污染调查报告 / 耿苗


浅析我国博物馆文创发展对策——以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为例 / 李韦


书评


稚女童儿,冠笄未备——读王子今教授《插图秦汉儿童史》 / 李兰芳


原题目:打开边界的博物馆——以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实验性策展实践为例

来源:《博物院》杂志

作者: 许潇笑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回顾往期精彩弘扬红色文化,全国首个“红色文创联盟”成立荐书 | 有效的博物馆教育项目究竟是什么样的?博物馆教育工作者又该如何设计?全球首家!“国际博协国际博物馆研究与交流中心”在上海大学成立
报名 | “2020年全国典籍保护与利用线上培训班”即将启帷
国家海洋博物馆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签署科学文化战略合作协议
春风化雨:漳州市博物馆社教活动回顾与展望传承红色基因,山东近五年新建102家革命博物馆、纪念馆
因设备维修及升级改造,甘肃省博物馆临时闭馆至明年2月8日
策展人手记 :以外销丝绸为切入点,讲述同根同源的粤港澳“三城记”
“国际博协国际博物馆研究与交流中心”落户上海大学
新馆 | 深圳大学博物馆(筹)近日揭牌

▼全文刊载于《博物院》2020年第4期,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至订阅方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